质谱四级杆工作原理

        感谢您关注紫泰科技,我是陶工,这期和大家聊质谱中的四级杆。

        第一个要探讨的事是,原型的四级杆好还是曲面的四级杆好?因为不同公司给您宣传的时候,都会说自己的四级杆形状性能比另外一个好。

        那咱们从电场分布来看一下,左边红色场线的是曲面杆,右侧是圆杆,不管是什么形状,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四级杆中的电场分布,这个分布决定了四级杆的性能,中间的是两个形状四级杆的叠加,发现这两个形状四级杆中间离子通过的地方场分布是一样的,其实两种形状的杆性能一样好,不过确实曲面杆加工难度比圆杆要高。

        四极杆是由四根金属棒构成的,他们等距离且相互平行,相互位置为对角位置,这个位置在物理上要精度很高,四极杆的尺寸精密到千分之几英寸以内,否则质量轴就会不准,这个加工一般都在国外,即使咱们自己的国产质谱四级杆也都是在国外加工,对精度要求特别高。

        您要说咱们国内就不能加工么?其实一些特别牛的地方也能,航空航天加工中心就行,不过您这几个杆这量太少,还不如出去加工划算,Agilent 气质中四极杆由内表面镀金的石英杆组成,我曾经真的傻傻的以为是纯金的。

        四级杆工作原理是在一对相对位置的四极杆上,加上相同的直流电压DC和射频电压RF,在另一相对对杆上加上与上述的一对四极杆极性相反,但大小相同的DC电压和相位相反但振幅相同的RF电压。

        四级杆工作原理简单点来说,在X、Y轴方向上,通过加载有一定规律的直流(U)和交流(V)电场,可以将特定质荷比的离子控制在四个电极中间作有规律振动,由于在Z轴方向上,离子具有初速度,那么这个离子就可以通过这个四极电场,到达检测器被检测出来。

        复杂点说起源于椭圆鼓面振动规律的马修方程,能很好的描述离子在X,Y轴运动的规律,对于给定的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,离子运动可以产生稳定的轨迹,使得具有特定质荷比或质荷比范围的离子通过四极,特定离子的路径稳定性,由射频电压的大小和V与U/V决定。

        通过绘制参数a与q的关系图,得到了二维四极场的稳定性图,这里请注意这几个区域,I是x和y轨道都是稳定的,II是x或y轨道有一个是稳定的,III是没有发生稳定的离子运动。

        在左图的四个稳定区域中,小的中心区域I对于线性四极杆的正常质量分离操作特别重要,放大区域I得到通常所说的线性四极杆稳定图,在右下方展示,这个是在四级杆质谱中用到最多的图。

        如果选择比值a/q,使2U/V=0.236/0.706=0.336,则xy稳定区收缩到图中的一个顶点,这个蓝色的区域代表对于给定质荷比离子,可以在蓝色直流电和交流电组成的区域内稳定通过四级杆,而在蓝色外面的非稳定区域,代表定质荷比离子不能通过四级杆。

        蓝色的线是的扫描线,这个扫描线的斜率是个常数,是由a和q,或者直流和交流电压共同决定的,这条线与稳定区域的焦点之间的宽度为Δq,就是我们常指的分辨率。

        调谐质量轴的时候就是调这个扫描线的斜率和截距,这里请注意,四级杆质谱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不可同时兼得。

        假设正常的是亮蓝色的线,这个时候能获得很好的分辨率,由于Δq较小,让指定离子通过四级杆的时间短,通过的离子量少,灵敏度会下降,如果将扫描线调整到红色位置,对于当前的ABC三个物质来说,这个分辨率是极限,灵敏度开到最大,如果再降低到黑色的线,就会出现一个扫描点可以通过这三个不同质荷比的离子,四级杆就不能对这些离子进行区分,失去了意义。

        接下来探讨一下,稳定区域内不同位置对离子运动的影响,这个图是稳定区域的放大图,左边是每个点在X方向运动的轨迹,右边是每个点在Y方向运动的轨迹,A点在前面线上,对应的电压使得离子在X方向上轨迹稳定,而在Y方向上轨迹不稳定,BCD在稳定区内部,XY方向运动都稳定,但是不同方向运动的方式不一样,E在右侧的线上离子在Y方向上轨迹稳定,而在X方向上轨迹不稳定。

        通过精确设置调节这两种电压并应用在四极杆上,可以实现scan、sim和全通过的扫描模式,来看一下每种模式下四级杆都经历了什么变化。

        首先是scan模式,通过设定好扫描范围,四级杆沿着扫描线对这个范围的离子进行扫描,质量过滤器连续移动,从扫描范围的顶部到扫描范围的底部以0.1amu的步速移动。

        在扫描期限每个质量的丰度被测量或者采样的次数被称之为采样率,这里请注意扫描的顺序,是从高质荷比向低质荷比方向扫描,您也可以认为是从高电压向低电压方向扫描,到达扫描最低点后,仪器重新调整四级杆电压,继续从设定的高质荷比位置开始扫描。

        这里请注意扫描时间和重置时间,重置时间应该少于从事其他活动所需的时间,总的周期时间是不会受到这种重置时间的影响,当四极杆被重置,控制卡可以初始化传输到工作站的数据,工作站可以将数据文件存储在磁盘上,用任何绘制的实时时间色谱和其它信息刷新屏幕,当您选择数据采集的质谱仪参数时,扫描循环时间和扫描时间已被确定。

        在扫描时间内出现的指定质荷比离子会通过四级杆到达检测器,形成信号,刚才提到,每个质荷比扫描时间越短,灵敏度越低,对于范围扫描而言,由于每个质荷比时间很短,要满足灵敏度就要求化合物浓度要足够大,每种化合物才能有足够的扫描循环,才能形成可用的谱图。

        而且您扫描的范围越大,扫描时间越长,相同宽度的色谱峰得到的信号得到的数据点就少,所以性能优良的质谱在扫描的时候可以设置扫描速度,尽可能的增加扫描循环,为了获得良好的定性数据,您应该在整个峰上面获得10次扫描,至少不小于5此,为了获得好的定量数据,应该在整个峰上面获得15-20次扫描,不过一般不会用scan来定性,多数用sim。

        而对于sim,就非常简单,这个单位时间内四级杆只扫几个质荷比,有足够的时间来采集这个质荷比的数据,由于采集的时间长,对于这个指定质荷比的化合物灵敏度比scan要高的多。

        SIM可以让质谱仪以极高的灵敏度检测特定的化合物,在SIM模式中,仪器被设置为采集感兴趣的质量的数据,而不是让质量分析器在一个宽的质量范围步进,因为质量分析器只收集感兴趣的质量,那么它只对选择的质量碎片响应,仪器只聚焦在感兴趣的化合物上。

        因为只监测几个质量,那么在每个质量上所花的监测时间将会很长,因此被监测离子的灵敏度,精确度和精密度都会提高,在扫描模式下,许多质量被监测,每次监测的持续时间都很短,在一个典型的扫描操作中,每个质量的监测大约是100毫秒,既然信号/噪声的平方根和测量时间成正比,SIM模式的灵敏度大致是扫描模式的30倍以上,在实际操作中,20-100倍的提高都是有可能的,这取决于仪器,背景和样品基体等。

        最后是全通过模式,这个就非常简单了,不加任何电压,让离子全部飘过四级杆到达后面,或者加很少的电压,让离子经过一点聚焦通过,减少离子的散射。

联系

地址

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城创新创业广场14号

联系

地址

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城创新创业广场14号

质谱四级杆工作原理

        感谢您关注紫泰科技,我是陶工,这期和大家聊质谱中的四级杆。

        第一个要探讨的事是,原型的四级杆好还是曲面的四级杆好?因为不同公司给您宣传的时候,都会说自己的四级杆形状性能比另外一个好。

        那咱们从电场分布来看一下,左边红色场线的是曲面杆,右侧是圆杆,不管是什么形状,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四级杆中的电场分布,这个分布决定了四级杆的性能,中间的是两个形状四级杆的叠加,发现这两个形状四级杆中间离子通过的地方场分布是一样的,其实两种形状的杆性能一样好,不过确实曲面杆加工难度比圆杆要高。

        四极杆是由四根金属棒构成的,他们等距离且相互平行,相互位置为对角位置,这个位置在物理上要精度很高,四极杆的尺寸精密到千分之几英寸以内,否则质量轴就会不准,这个加工一般都在国外,即使咱们自己的国产质谱四级杆也都是在国外加工,对精度要求特别高。

        您要说咱们国内就不能加工么?其实一些特别牛的地方也能,航空航天加工中心就行,不过您这几个杆这量太少,还不如出去加工划算,Agilent 气质中四极杆由内表面镀金的石英杆组成,我曾经真的傻傻的以为是纯金的。

        四级杆工作原理是在一对相对位置的四极杆上,加上相同的直流电压DC和射频电压RF,在另一相对对杆上加上与上述的一对四极杆极性相反,但大小相同的DC电压和相位相反但振幅相同的RF电压。

        四级杆工作原理简单点来说,在X、Y轴方向上,通过加载有一定规律的直流(U)和交流(V)电场,可以将特定质荷比的离子控制在四个电极中间作有规律振动,由于在Z轴方向上,离子具有初速度,那么这个离子就可以通过这个四极电场,到达检测器被检测出来。

        复杂点说起源于椭圆鼓面振动规律的马修方程,能很好的描述离子在X,Y轴运动的规律,对于给定的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,离子运动可以产生稳定的轨迹,使得具有特定质荷比或质荷比范围的离子通过四极,特定离子的路径稳定性,由射频电压的大小和V与U/V决定。

        通过绘制参数a与q的关系图,得到了二维四极场的稳定性图,这里请注意这几个区域,I是x和y轨道都是稳定的,II是x或y轨道有一个是稳定的,III是没有发生稳定的离子运动。

        在左图的四个稳定区域中,小的中心区域I对于线性四极杆的正常质量分离操作特别重要,放大区域I得到通常所说的线性四极杆稳定图,在右下方展示,这个是在四级杆质谱中用到最多的图。

        如果选择比值a/q,使2U/V=0.236/0.706=0.336,则xy稳定区收缩到图中的一个顶点,这个蓝色的区域代表对于给定质荷比离子,可以在蓝色直流电和交流电组成的区域内稳定通过四级杆,而在蓝色外面的非稳定区域,代表定质荷比离子不能通过四级杆。

        蓝色的线是的扫描线,这个扫描线的斜率是个常数,是由a和q,或者直流和交流电压共同决定的,这条线与稳定区域的焦点之间的宽度为Δq,就是我们常指的分辨率。

        调谐质量轴的时候就是调这个扫描线的斜率和截距,这里请注意,四级杆质谱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不可同时兼得。

        假设正常的是亮蓝色的线,这个时候能获得很好的分辨率,由于Δq较小,让指定离子通过四级杆的时间短,通过的离子量少,灵敏度会下降,如果将扫描线调整到红色位置,对于当前的ABC三个物质来说,这个分辨率是极限,灵敏度开到最大,如果再降低到黑色的线,就会出现一个扫描点可以通过这三个不同质荷比的离子,四级杆就不能对这些离子进行区分,失去了意义。

        接下来探讨一下,稳定区域内不同位置对离子运动的影响,这个图是稳定区域的放大图,左边是每个点在X方向运动的轨迹,右边是每个点在Y方向运动的轨迹,A点在前面线上,对应的电压使得离子在X方向上轨迹稳定,而在Y方向上轨迹不稳定,BCD在稳定区内部,XY方向运动都稳定,但是不同方向运动的方式不一样,E在右侧的线上离子在Y方向上轨迹稳定,而在X方向上轨迹不稳定。

        通过精确设置调节这两种电压并应用在四极杆上,可以实现scan、sim和全通过的扫描模式,来看一下每种模式下四级杆都经历了什么变化。

        首先是scan模式,通过设定好扫描范围,四级杆沿着扫描线对这个范围的离子进行扫描,质量过滤器连续移动,从扫描范围的顶部到扫描范围的底部以0.1amu的步速移动。

        在扫描期限每个质量的丰度被测量或者采样的次数被称之为采样率,这里请注意扫描的顺序,是从高质荷比向低质荷比方向扫描,您也可以认为是从高电压向低电压方向扫描,到达扫描最低点后,仪器重新调整四级杆电压,继续从设定的高质荷比位置开始扫描。

        这里请注意扫描时间和重置时间,重置时间应该少于从事其他活动所需的时间,总的周期时间是不会受到这种重置时间的影响,当四极杆被重置,控制卡可以初始化传输到工作站的数据,工作站可以将数据文件存储在磁盘上,用任何绘制的实时时间色谱和其它信息刷新屏幕,当您选择数据采集的质谱仪参数时,扫描循环时间和扫描时间已被确定。

        在扫描时间内出现的指定质荷比离子会通过四级杆到达检测器,形成信号,刚才提到,每个质荷比扫描时间越短,灵敏度越低,对于范围扫描而言,由于每个质荷比时间很短,要满足灵敏度就要求化合物浓度要足够大,每种化合物才能有足够的扫描循环,才能形成可用的谱图。

        而且您扫描的范围越大,扫描时间越长,相同宽度的色谱峰得到的信号得到的数据点就少,所以性能优良的质谱在扫描的时候可以设置扫描速度,尽可能的增加扫描循环,为了获得良好的定性数据,您应该在整个峰上面获得10次扫描,至少不小于5此,为了获得好的定量数据,应该在整个峰上面获得15-20次扫描,不过一般不会用scan来定性,多数用sim。

        而对于sim,就非常简单,这个单位时间内四级杆只扫几个质荷比,有足够的时间来采集这个质荷比的数据,由于采集的时间长,对于这个指定质荷比的化合物灵敏度比scan要高的多。

        SIM可以让质谱仪以极高的灵敏度检测特定的化合物,在SIM模式中,仪器被设置为采集感兴趣的质量的数据,而不是让质量分析器在一个宽的质量范围步进,因为质量分析器只收集感兴趣的质量,那么它只对选择的质量碎片响应,仪器只聚焦在感兴趣的化合物上。

        因为只监测几个质量,那么在每个质量上所花的监测时间将会很长,因此被监测离子的灵敏度,精确度和精密度都会提高,在扫描模式下,许多质量被监测,每次监测的持续时间都很短,在一个典型的扫描操作中,每个质量的监测大约是100毫秒,既然信号/噪声的平方根和测量时间成正比,SIM模式的灵敏度大致是扫描模式的30倍以上,在实际操作中,20-100倍的提高都是有可能的,这取决于仪器,背景和样品基体等。

        最后是全通过模式,这个就非常简单了,不加任何电压,让离子全部飘过四级杆到达后面,或者加很少的电压,让离子经过一点聚焦通过,减少离子的散射。

联系